第六百九十章 一肚子坏水 (第1/2页)
天空新闻台的主持人都被周易这话给逗笑了,用来活跃气氛的女嘉宾主持更是直接笑得东倒西歪,哪怕是收敛后肩膀都是一耸一耸的,整个演播室内一时间充满了欢快的氛围。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却在完美回应了问题的同时还保持住了周易一贯以来的外在人设,这可是在台本上没有写的答案——
很明显,上了台之后的周易又开始了他的自由发挥。
“你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吗斯派克,你应该知道我们这个节目的收视率还不错。”把笑容憋回去的主持人开始控场了,帮忙补充了一句。
“当然。”
周易拽了拽自己西装的下摆,一副无辜的天真表情:“为什么你们会有这个疑问,我以为这应该是每个人的共识了。”
“我相信你应该会受到挑战的,斯派克,这里可是英国。”
笑过之后的女嘉宾假意郑重其事道。
对于周易来说,这只是一个常规的电视访问,属于是给他打广告用的,顺带强化一下自己的带英粉丝忠诚度——
但对于正在看电视的伊娃·格林来说,她多少还是有点羡慕周易这种表现出来的自恋型外在人格,俗称大心脏。
是的,羡慕。
今年已经24岁的她已经有了一部许许多多文艺片演员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作品——《戏梦巴黎》。
1968年,法国文化部试图解雇亨利·朗格卢瓦,却没曾想这一举动彻底点燃了学生的怒火,引发了一场波及整个法国的学生运动浪潮,史称五月风暴。
法国的大街小巷布满了那位来自于中国的教员画像,无数学生在他的精神激励下与警察对垒。
《戏梦巴黎》的历史背景正是源自于此。
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用这部影片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巅峰尾巴,借电影哀叹于美国的庸俗不堪、欧洲的注定衰弱,并以此向那个充满了理想主义者的时代致敬。
这是伊娃·格林的个人第一部主演电影,为她赢得了艺术上的肯定,但也为她带来了生活上的非议。
事业上被看出了影片端倪的部分欧美电影人攻击,生活中也因为影片里频繁出现的大尺度镜头而饱受非议。
而后者,正是她想要学习跳伞来发泄压力的动力源泉。
家人倒还好,虽然她爹是个牙医,但毕竟她妈、她姑姑曾经都是个演员。
但她过去的高中同学、初中同学甚至于街区附近相熟的家庭、朋友,背后针对她的议论却从来都没有停过——
因为她以前走的并不是艺术路线。
那时候她的梦想其实是当个考古学家,喜欢研究古埃及的文物,为此还学习了三年的象形文字。
17岁到英国拉姆斯肯特学习英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应该会走上一条考古学家的道路。
但最后,她还是受了母亲与姑姑的影响开始对表演产生了兴趣,并以母亲姑姑的人脉为跳板,半路转行开始正式系统的学习戏剧表演。
《戏梦巴黎》上映后,本以为自己心理强大能直面流言蜚语与指指点点的伊娃·格林显然还是高估了自己,不得已之下只得来英国学跳伞发泄自己,也是给自己找点事做——
《戏梦巴黎》之后,虽然她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出名了,还赢得了第17届欧洲电影奖的最佳女主角提名,但很明显2004年的法国文艺界不喜欢走这条文艺路线的伊娃·格林。
尤其是这部电影中还直接出现了那个中国男人的画像、他的号召,她也不怎么听话,时不时说些自己对这部影片的一些艺术见解。
于是,她在法国文艺界没戏演了。
最起码目前是这样的。
也算是被迫转型的她接了一部法国的商业片《绅士大盗》,是个烂片,她一眼就看得出来的那种,但碍于自己在商业片里没咖位,还是硬着头皮去演了个配角。
想让她回去低头认错那是不可能的,大不了就去好莱坞,凭借她的演技演演配角都能混饭吃。
实在不行重操旧业,回家学考古去,家境负担得起。
比起周易的歌,她更羡慕周易在镜头前接受采访时的这种姿态——
因为她喜欢的是古典乐。
在艺术属性上,古典乐毕竟是现代音乐史上无可争议的NO.1。
她也会制作一些纯音乐。
比如《戏梦巴黎》这部电影,她不仅是主演,同时还根据影片的艺术内涵完成了片中几场配乐的编写和主题曲的创作,实打实的艺术天分溢出了。
“只能说不愧是法国人。”
同样在酒店看着自己参与录制的节目播出,周易摩挲着下巴,将钱江送过来的资料扔在了茶几上,喝了口红茶:“艺术天赋确实可以。”
“我说之前她怎么不找你要联系方式,看起来她指不定就是那种喜欢站在艺术鄙视链顶端的女人。”
吃着哈密瓜的钱江乐呵呵的调侃了一句。
众所周知,在世界范围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音乐鄙视链当中,古典音乐都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上人存在。
连周易的一些歌都是取材于这些古典音乐的。
“拉倒吧你。”
周易双手枕在脑后,悠哉悠哉:“不过她这风格倒是很不符合我对法国人的刻板印象。”
没记错的话,这位是后来宁愿丢机会丢角色也不愿意向好莱坞权利大佬韦恩斯坦举起双手做出法国军礼的,把向来无往而不利的韦恩斯坦都给搞得气急败坏了,这一点就很不法国。
钱江:“……”
我滴个乖乖,这是能说的?
“少看点那些有的没的,万一以后说漏嘴没人能帮得了你,这里可是英国。”钱江也只得庆幸此刻只有自己在场了,连助理都不在。
这要是被英国媒体捅出去,那乐子可就真大了。
英法百年友谊可不是吹的,有这种侮辱人的言论出来,那英媒那可不得敲锣打鼓恨不得拿着个大喇叭去法国街头重复一万遍。
众所周知,英国人对于辱法的追求从未停止。
而对于法国媒体来说,辱英这种事同样也是他们所擅长的——
就在英国天空新闻台对周易的采访节目播出后,在法国也拿下过冠单、在法国也有着较多粉丝的周易便立刻得到了法国电视台的偏爱。
第二天,法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国性电视频道TF1(Télévision Franais 1)旗下记者玛埃勒就以最快的速度曲解了周易的含义,并第一时间赶到了嘲笑带英的现场——
“很明显,英格兰人在自己的地盘上遭到了斯派克的轻视。我不是很想说这句话,但上帝,这群英国佬身上有一星半点的艺术细胞吗?不,他们没有,他们只有炸鱼薯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