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通篇文学 > 三国之银狐 > 第二十九章 反间计

第二十九章 反间计

  第二十九章 反间计 (第1/2页)
  
  四月中旬,曹操抵达了洛阳。
  
  此时钟繇、张既、裴茂、卫觊等人已经从关中被驱赶到了洛阳。
  
  洛阳如今残破,但早年刘表曾经派人北上,稍微修缮了一下宫室,此刻洛阳原来的皇宫中,一片残垣断壁里,曹操召见了众人。
  
  匡城曹营的时候,在战略上毛玠倾向于主动出击,打败关东联军,防止关东联军威胁曹操的西线左翼。
  
  而董昭则认为,要打败关东联军的关键就在于先破高干陶升,防止他们里应外合。
  
  郭嘉通过猜测关东联军的心理,认为可以用反间计瓦解他们联盟。
  
  荀攸虽然没有出计,但跟着曹操过来,便是想在战术上找到击败高干陶升的方法,然后再继续按照毛玠董昭郭嘉他们的思路行进。
  
  这又是一次曹操谋士的联合策划。
  
  董昭毛玠负责战略方向,郭嘉负责猜测敌人心理,荀攸负责具体的计划实施,这样完美的配合,是让袁绍羡慕不来的谋士团队,也是曹操每次都能击败袁绍的关键。
  
  所以至少在战略战术上,曹操还是找到了主动权。
  
  他到洛阳之后,把曹营诸多谋士商议的计策告诉大家,钟繇等人觉得很有理,于是纷纷出谋划策,将这个计策的细节进行完善。
  
  张既、裴茂、卫觊等人都自告奋勇地要去游说关东诸将,钟繇荀攸则帮助曹操策划击败高干陶升。
  
  具体策略也很简单。
  
  既然敌人不动,那他们就主动出击,引诱敌人来攻,这样化被动为主动,将双方对峙的静止战斗演变成运动战,总会能找到敌人的破绽。
  
  曹操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在四月下旬,就派于禁领五千人,自卷县渡过黄河,没有去管武德怀县的袁军,而是直取北方,进攻了修武、获嘉、汲县等地,佯装一副要奇袭邺城的样子。
  
  高干和陶升当然不会蠢到认为曹军真会奔袭邺城,但他们的粮道在后方,曹军惯来喜欢断人粮道的事情他们一清二楚,于是当即领兵来救,想要击退这股曹军。
  
  但曹操亲领大军渡河,于小修武一带与高干陶升野外相遇,二人不知道是曹操亲至,还以为只是个于禁而已,手到擒来,便主动发起了进攻。
  
  熟料曹操指挥有度,中军坚如磐石,左右两翼忽然包抄,在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直接把高干和陶升打了个歼灭战出来。
  
  此战曹操的随身亲卫首领许褚阵斩陶升,吓得高干仓惶而逃,大军直接崩溃,被杀被俘者不计其数。
  
  到五月初,曹操便亲领大军赶赴了新安。
  
  这个时候其实关东联军一直没有进攻,因为他们的粮草不足了。
  
  关东已经非常残破,按照卫觊后来给荀彧写的信中记载,当时关中逃亡荆州的有十多万户,逃亡汉中的有数万户,死难者不计其数,整个关中盆地人口十不足一。
  
  基本上即便是有人口,也被关中诸将,也就是韩遂、马腾、侯选、杨秋、李堪、张横、成宜、马玩、梁兴、程银等人占据。
  
  这些人治下握有一定百姓,各自拥兵数万到数千不等,靠着这些百姓种地,才能勉强生存。
  
  但他们在自己地盘那点人口和粮食还能用,长途跋涉跑到关东的话,粮草补给线就会拉得特别长,五六万人加上辅兵、民夫、工匠和马匹,每天的粮草消耗数以万石计,粮草自然不够。
  
  所以他们一边屯兵于陕县,等待后续粮草到达,一边派人催促高干和陶升,让他们从轵关陉穿过王屋山送粮食到虞城,再从虞城送粮食送到大阳县来。
  
  结果派去的人回禀,曹操亲自抵达了洛阳,率领兵马击溃了高干和陶升,然后领着大军来到了新安,向着他们袭来。
  
  一时间,关东联军内部顿时心思各异,各怀鬼胎起来。
  
  五月中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之后,曹操有针对性地派遣了张既、裴茂、卫觊等人前往了马腾、杨秋、张横、成宜、梁兴等人营寨。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马腾和韩遂有仇,可以分化。
  
  其余侯选、李堪、马玩、程银等人是河东人,他们本身就是河东本地豪强出身,俱驻扎于大阳县,可以就近运粮,没有粮食上的忧虑。
  
  而杨秋、张横、成宜、梁兴等人则是西凉人,在关中占据的地盘也不在河东郡,运输粮草非常遥远,因此此时粮草已经见底。
  
  钟繇等人分析,各路联军又并非一条心,别人不一定会给他们粮食,所以杨秋等人心中必然动摇,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曹操认可了他们的建议,于是针对性派人游说。
  
  两日后,张既到达了马腾军营寨。
  
  此刻马腾的心情也比较糟糕,因为他的粮草其实也不多了。
  
  他答应袁绍,首先是袁绍势力大,威望高。其次就是袁绍答应会给予他粮草资助,这才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