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通篇文学 > 剑出衡山 > 第一百五十八章:竟不知剑神当面(8.604k)

第一百五十八章:竟不知剑神当面(8.604k)

  第一百五十八章:竟不知剑神当面(8.604k) (第1/2页)
  
  五岳盟会时,赵荣见过少林俗家子弟,装扮与之无异。
  
  见他们伴着一位受伤老僧,就更确定其身份。
  
  赵荣一人一骑,并不惹眼。
  
  可这些人戒备之心甚重。
  
  “小子,你是什么人?”
  
  中年汉子语气不善,但赵荣并不与他计较,悠悠回应:
  
  “江湖广大,行道之人。”
  
  那人戒心不减:
  
  “就请你离我们远一点。”
  
  盘腿疗伤、满脸皱纹的老和尚闻言睁开双目看了赵荣一眼。
  
  “阿弥陀佛,师侄不可无礼。”
  
  他语气虚弱,告罪一声:“小施主恕罪,他们牵挂老衲,过于紧张了。”
  
  赵荣正要顺势接话,远处突然有快马嘚嘚而来。
  
  来人穿着酱色长袍,背悬一剑,宽袍大袖,姿态潇洒。
  
  但面上有一丝凝重。
  
  老和尚又闭上眼,来人不去打扰,径直来到那些俗家弟子身边。
  
  “谭兄,怎么样?”之前那不太礼貌的俗家弟子问。
  
  酱袍人道:“辛兄、易兄,青石那边恐怕不太平。”
  
  “我朝本地江湖人打听,前段日子贼匪在青石以东的招贤古渡那边狠斗了一场,死了不少人。”
  
  “这伙人若朝东,就到衢州。若是朝西,就在前面青石。”
  
  “不妙。”
  
  那姓辛的俗家弟子眉头大皱,“咱们的信鸽才飞过去没多久,大慈寺的救兵怕是还得十多天才能到。”
  
  “师伯伤重,这一路咱们还是走慢一点等救兵的好。”
  
  另一位易姓俗家弟子问:“可有对头消息?他们从云和北上,万一与青石这边的人是一伙的,咱们可就麻烦了。”
  
  说话间,他微微瞥了老僧一眼。
  
  希望师伯开口说些“转道、绕路”的话,或者干脆别去金华大慈寺了。
  
  直接朝少室山走肯定更安全。
  
  自向问天在袁州衡州边界露面,连带整个饶州也不再平静。
  
  老和尚能听到他们的话,却还是闭眼打坐,没有任何表示。
  
  赵荣打马走在靠前位置,将他们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此地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边商议一阵后,酱袍人与几位俗家弟子一道找到了正德镖局的总镖头朱宗豹,还有护卫长蒲慕寒。
  
  马车上的贵妇人姓骆,是金华乌伤的望族,所以随行带着数十护卫。
  
  因为路上不太平,才又寻了镖局来保人身镖。
  
  蒲卫长听了酱袍人的话,一时间眉头大皱,赶到马车旁询问几声。
  
  那骆夫人道:“慢一些也无妨。”
  
  “安全回到金华便好。”
  
  少顷,他们寻到一个小村落歇脚。
  
  村民们对商队、镖局这些人并不排斥,往往还能顺带卖点地产山货,在他们身上做点小生意。
  
  赵荣看到一名端庄贵妇人从红色五凤马车上走下来,有两个女护卫迎上去。与她一起下来的,还有一个小男孩,大概八九岁。
  
  非常奇怪的是.
  
  这小男孩四肢健全,睁着眼睛,却像是什么都看不见,走到哪里都需要人牵着手。
  
  赵荣仔细盯了他几眼,见他二目明亮,却无神采。
  
  天气寒凉。
  
  众人寻来干草枯木,生起几堆火。
  
  煮热水、烧饭,顺便暖暖身子。
  
  那妇人见赵荣孤单一人,笑着朝他招手,“小公子,来这边。”
  
  护卫递来一张软垫,赵荣坐到火堆旁。
  
  他接过妇人递来的一杯热水,朝那小孩示意了一眼:“这是令公子?”
  
  她猜到赵荣在问什么,不由轻轻点头,又拨动手中佛珠,口中念叨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想来她诚心向佛,与这孩子有很大关联。
  
  “我家禾儿有眼疾,这次我外出给他寻找名医,可惜我积善不够。”
  
  她声音凄然,伸手摸了摸小孩的脑袋。
  
  那孩子乖得很,一动也不动。
  
  似乎是听见赵荣的声音,偏过头来努力想去看说话人的样子。
  
  可惜双目无神,无法看到这五光十色的世界。
  
  赵荣本不该追问别人的伤心事,但他瞧着孩子的眼睛,内心始终疑惑,“令公子从小便是如此?”
  
  “他并非先天有疾,三岁时得了一场怪病,浑身滚烫,还是大慈寺的方觉大师与药师联手才保他一条性命。”
  
  “自那之后,禾儿便再也看不见东西了。”
  
  骆夫人的泪早已流空,此时说这些,只有满脸愧疚哀伤。
  
  赵荣微微思忖:“兴许是气血所阻。”
  
  妇人的面色稍有变化,她多看了赵荣几眼:“大慈寺的高僧也是这么说的。”
  
  “行针走气,可有试过?”
  
  听眼前少年吐出这八字,妇人的面色又有变化。
  
  “小公子你懂药理?”
  
  “我有武艺在身,熟悉一些穴窍运气法门,触类旁通知晓一些,但也谈不上‘懂药理’三字。”
  
  妇人微微点头。
  
  她又认真打量起眼前少年,隐隐感觉他有些不凡。
  
  不提难以捉摸的气度,寻常江湖人走南闯北,风吹日晒,总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
  
  瞧着少年握杯盏的手,匀称修长,好似不沾阳春水的大家闺秀,哪有餐风宿水的痕迹。
  
  将这些奇怪发现融合在一起,又联系起言谈举止,皆不是寻常江湖武人能有的。
  
  何况才这般年纪,随口一句话便与大慈寺的高僧相合
  
  骆夫人是见过世面的。
  
  眼前这位尽管不是樵隐深山的高客,但也决计不凡。
  
  当下顺着赵荣的话,说得更细致了一些。
  
  “大慈寺的方觉大师与公子说过同样的话,他说行针走气是治疗禾儿眼疾的方法,大师为此特意学了针法,可惜.”
  
  “方觉大师自言功力不够,远远做不到在不伤我儿的前提下岔穴引气。”
  
  赵荣闻言,用疑惑口吻“哦”了一声。
  
  “难道无解?”
  
  骆夫人立刻摇头:
  
  “方觉大师说,需一名懂医道、懂针法,还得是天下难寻的绝顶高手,三者合一,才能有辅助他人岔穴引气的能力。”
  
  “我对那些内力法门不甚了解,但大师的话记得一字不差。”
  
  “原来如此。”
  
  “这三者合一之人,放眼天下也难找。”
  
  赵荣念叨一声,将杯中水一饮而尽。
  
  骆夫人微微皱眉,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杯子,杯壁传来的滚烫感刺痛她的手指,使她马上移开。
  
  她盯着少年手中的茶杯.
  
  那杯水是在她这杯之后倒上的,来自同一壶烧开的水,应该更烫才是。
  
  心下有股更加奇怪的感觉。
  
  方才她在马车中念经,总是心神不宁。
  
  昨日那位要去大慈寺的少林大师浑身是伤,可见近来江湖险恶。
  
  听到帘外的马蹄声,便掀开帘子瞧瞧,瞧见这少年独行,担心他被附近贼人所害,这才出声将他叫住,融入队伍。
  
  想着想着,她不再转动手中佛珠,而是从袖中掏出一物递给赵荣。
  
  这是一本古籍,上面写着《金针赋》。
  
  赵荣翻了翻.
  
  “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进气之诀、留气之诀、抽添之诀”
  
  这竟是一部极为罕见、完整的行针要诀。
  
  “动而进之,催气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
  
  赵荣微微吸了一口气,转而问道:“这是.”
  
  他没有问完,骆夫人直接道:
  
  “我这次去弋阳寻徐友直医师,他看了我儿的病。虽然懂医道、针道,本身也有武艺,可是功力远远不够。”
  
  “这位徐医师是徐凤的后人,他颇为遗憾,于是赠了这一抄本。”
  
  “徐凤.”
  
  赵荣想起来了,“岂不是解释子午流注的针道大师。”
  
  这位也是祖师级人物。
  
  他又翻开看了几眼,书上写着泉石老人,这是一位隐居西河的前辈,金针赋便是他所著。
  
  徐大师这么一编,赵荣竟感受到一丝行气功诀的味道。
  
  “这位徐友直先生可说过什么?”
  
  骆夫人带着一丝期盼:
  
  “徐医师查过禾儿的病情,说他眼睛并没有瞎,当年那场大病体热气燥,导致气血冲穴,又隐隐触及死穴,这才留下遗症。”
  
  “他又言:疏淤而眼明。”
  
  她幽幽一叹:“我每一年都会出去探访明医,期望能寻到那个极难找寻的人。”
  
  “千山万水之后,我相信他一定是存在的。”
  
  骆夫人说这话时,并没有朝赵荣看。
  
  她并不认为,那样的一个人会在眼前。
  
  孩子发出童音,安慰道:
  
  “娘亲不要伤心,天黑黑的,但只要娘亲在身边,孩儿什么都不怕。”
  
  “好孩子,”赵荣笑问,“伱叫什么名字?”
  
  “我叫骆禾。”
  
  骆夫人解释了一声:“他随我姓。”
  
  赵荣听着柴火发出的噼啪声,又问:“骆禾最想看到什么?”
  
  本以为他会说“娘亲”,再顺势宽慰他几句。
  
  没想到,小男孩笑了一下:“大白鹅。”
  
  “我记得家中池塘那些大白鹅的样子。”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夫人将他揽入怀中,柔声道:“骆禾在生病之前,就盯着池塘的鹅看,所以对它们印象深刻。”
  
  “他和我家祖先很像,非常喜欢大白鹅。”
  
  赵荣微微一愣,露出一丝疑惑的光芒。
  
  骆夫人解惑道:“我祖籍金华乌伤,祖先便是四杰中的骆宾王。”
  
  她话语清淡,赵荣先是一愣,又觉有趣。
  
  于是问道:“骆禾可有人传授过武艺。”
  
  “没有。”骆夫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问。
  
  赵荣微微皱眉。
  
  没练过武就不可能有内力,如此一来就比较麻烦了。
  
  所谓的岔穴引气,那不就是错穴吗?
  
  这是目穴鼓气法的基础,是极难的部分。黑木崖上的惊门十三剑,只有欧阳鹤松练成。
  
  衡山派的目穴鼓气法,都是由巧思简化而来的。
  
  唯有熟络经脉的小曲,是他帮助开眼的。
  
  隔肤领人行气错穴,乃穴窍法门中的大忌,天下罕有人能做到。
  
  若是一年前赵荣看到这孩子,他决计束手无策。
  
  因为这孩子体内无有真气,就不存在“领人行气”一说,而是更高难度的“隔肤引气血错穴”。
  
  等于是颠倒死穴,由死向生。
  
  用神乎其技来表达,恐怕都不足够。
  
  这徐医师应当没有修炼过惊门十三剑,他却能看穿病情,确实不凡。
  
  赵荣翻开徐友直书写的眼疾诊录。
  
  阳白,晴明,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
  
  了不得,六穴串联相阻。
  
  如此错穴,哪怕对他来说,也是极有挑战。
  
  赵荣又翻看起金针赋,医道扎针行气与武者练内家真气有所不同,瞧着这部典籍,他看得津津有味。
  
  骆夫人没有打扰,但赵荣明显感觉到光线在变暗。
  
  他们四周,已经围了一大圈人。
  
  正德镖局的总镖头朱宗豹、镖头向正雄、向正彪以及众多镖师,都用防贼人一样的目光看着他。
  
  乌伤骆家的护卫们,也一个个面色不善。
  
  一个半路插入、来历不明的少年,短短时间就能与骆夫人聊在一起,还能对小公子的眼疾说得头头是道,这可能吗?
  
  大慈寺的方觉大师、弋阳的医道高手徐友直都没有办法
  
  你一个小少年,竟搞出一副云里雾里好像能治伤的样子。
  
  骗子二字,仿佛用烙铁烙在脸上。
  
  再清楚不过了。
  
  定然是假装偶遇,欺骆夫人心善,又将早就准备好的信息吐露。
  
  众人顾忌骆夫人的面子,没有直接打断。
  
  护卫长蒲慕寒弯腰低声碎碎念了什么,骆夫人闻言又看了眼前的少年一眼,她轻轻摇头,对着侍卫们摆了摆手,叫他们散去。
  
  侍卫们不愿走远。
  
  那些镖师更不敢走远,金主越信任,他们越惊悚。
  
  这可是人身镖。
  
  人一死,他们正德镖局的名声就烂透了。
  
  少顷,饭熟菜熟。
  
  骆夫人将一只烧鸡分了一半给赵荣,那些护卫见赵荣毫不推辞,心中恶意更甚。
  
  也不知夫人着了什么魔,还送出一葫芦好酒。
  
  少年人喝酒吃肉,装模作样地看着徐友直给的医书。
  
  向正彪与向正雄兄弟趁骆夫人不在,来到赵荣身边,冷冷提醒道:
  
  “小少年,这骆夫人是个心善的好人,你若利用别人的善心做恶事,死后定要入拔舌地狱。”
  
  “不错。”
  
  “你也是衡阳来的,想想同城的潇湘剑神的何等人物,他与你一般大,你也该”
  
  向正彪正准备来个转折,说些难听话。
  
  他盯着赵荣,忽然想起什么,背后脊柱陡然冒出一股冷气来。
  
  雁城来的,十六七岁少年,模样俊俏,一身青衣.
  
  哪有这么巧的?
  
  他又想起之前有人模仿东方不败穿一身血衣出来吓人,这少年恐怕也是这等鬼迷心窍之辈。
  
  “我也该什么?”
  
  这时,眼前的少年接上了他的话,笑眯眯瞧着他。
  
  向正彪心中的“恶言”已经咽了下去,“你好自为之,莫要做过分之事。”
  
  他说完,鬼使神差问了一句:“少年,你叫什么名字。”
  
  赵荣觉得他颇有意思,笑答:“我姓赵。”
  
  向正彪与向正雄表情微变,身体稍微站直了一点。
  
  “叫富贵。”
  
  “怎么样,赵富贵这名字不错吧。”
  
  向正雄松了一口气,向正彪吐槽一句:“你这小子,吓我一跳。”
  
  似乎感觉这少年最多就是骗点银子,倒不像是要害人的样子。
  
  于是又警告几句,便不再啰嗦。
  
  只是,正德镖局的人和那些骆家护卫达成默契,时不时就盯看少年一眼。
  
  晌午时分吃饱歇足,那些骆家护卫极为熟路,带领大家继续往前走,因为要等大慈寺的人,所以走得很慢。
  
  过了第二个村落,晚间便歇在一个路边茶摊附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